王同学遇见的状况比较常见,为何很多大学生总抓不住父母的心?康女性道出其中原委———不是大学生不懂父母的心,而是他们不懂孩子的心。康女性曾给孩子请过一个大学生家教,那学生学习成绩很好,可讲课“就像在填鸭”,每节课讲到最后,倒是认真负责地问孩子“有哪些没听懂”、“什么地方不懂说说”,这个时候孩子“总是是沉默,然后摇头”。其实,大学生是否会提问,重点还在于对教程是不是熟知,是不是学会了孩子的心理,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父母专挑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了。
[b]大学生做家教应注意的问题[/b]
父母期望听到的家教提问,包含:想想还有没其他办法解这道题?哪种办法最方便?都用了什么公式?父母不期望听到如此的家教提问:你哪儿不懂?你是否会做?
一位张先生在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写到:搞家教不可以走过程,父母要看你们的实效,不但教好书且要教好孩子如何学做人。
看来,聪明的大学生不应该只不过在网上留下我们的信息,而是应该更多地翻看父母的留言,想想自己在实质操作中是不是满足了父母的需要,是不是还有不足,“知不足然后改之”,如此的学生才能真的“俘获”父母的心,也才能真的达到训练我们的最后目的。